发布时间:2025-10-17 11:22:39    次浏览
一个非常迷人的理查三世会让观众产生同情,甚至恨不起来。——ByThomasOstermeierRichardIII国王理查三世通常被视为绝对邪恶的化身,他阴暗的灵魂如同他的身体一样丑陋不堪。这个擅长用言语诱惑、善于“权谋”的人是个天才操控者,他将自己放在了英格兰皇室中最血腥的政治阴谋的中心。 有一种中毒性和变态的英雄令人着迷,就像伊阿古或麦克白夫人那样,以至于百年之后神秘度依旧不减。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是最新解读莎士比亚戏剧并将它搬上舞台的人,他所使用的剧本由剧作家马里乌斯·冯·梅恩伯格翻译而成,他将原著中英文韵文翻译成德语散文形式,并尽可能接近原意,在他翻译的剧本中理查不仅仅是一个连环杀手,也揭示了每个人内在隐藏的本能。 拉斯·艾丁格,这位理查三世的扮演者,在舞台上用他的表演才华演出了那些我们生活中可能想做的事。他与观众创造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复杂性。让这部血腥的、令人不安的、压倒性的史诗多了另一层含义。同时,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设法把舞台上过去时态的莎翁故事变为现在时态的当下故事。 1托马斯?奥斯特玛雅(Thomas Ostermeier) 采访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QAQ:您为什么选择导演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A:这不止一个原因。对于理查三世这部戏,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拉斯?艾丁格。我们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在我看来现在正是时机让他来演这个角色。当然,这部戏的主题、结构和语言也是我选择它的原因。我想导演一部正义和邪恶的分界线比较模糊的戏。所以我选择了一部以完全不道德为主题的戏,强迫我自己去面对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深渊。我想去理解理查怎样魅惑全场——他可以像个男人一样坦然地介绍自己,但行为却十分阴暗。他是一个观众明知道他的邪恶却依然可以和他签下魔鬼协议的人。Q:理查三世在舞台上对观众的这种诱惑通过离观众很近的这种舞台布景会不会变得容易些?A:自从我作为一名导演开始工作,我一直对舞台与观众的关系感兴趣。我的戏剧形式有别于其他,我不需要观众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戏,我更喜欢让观众感觉自己在演员中间。最重要的是,我无法忍受演员背诵他们的剧本,这听起来像一场演说。我希望他们能够在一个非常亲昵的环境中“如实”地演出。一位俄罗斯评论家来看戏,说: “We are once in a bedroom and in a cathedral.”(“我们同时身处一间卧室和一个教堂”)我喜欢这种说法;我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有时需要在一个亲昵的环境下被倾听,其他时候则要像某种雄伟的时刻。 Q:理查三世是个十分残暴的人,而这种残暴使这个角色的人性更加完整。那么这样一种与角色的亲密关系,是否会让观众觉得自己成为了理查三世的帮凶?A:这正是我们和拉斯?艾丁格在准备这部剧的时候想到的——向观众发出提问:“你们从来没有想过做理查三世做过的事吗?你从来没有想过犯下不道德的行为吗?”所幸这些行为都被社会和道德约束。我们在剧院这个自由的空间,宣泄是可能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发挥我们最黑暗的本能,也许可以从中净化并解放出来。Q:《理查三世》是《亨利六世三部曲》之后的历史悲剧。这个历史背景对你的创作来说重要吗?A:我们研究了历史背景并决定在这部戏中体现出来,尽管这个故事中存在这两个家庭关系和政治方面的复杂性。这部戏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个主题是权利和欲望。理查用欲望达到他在政治上的目的。我们需要观众被这个尽管外表丑陋但是拥有不可否认的感情魅力的人迷住。这是这部剧的神秘所在,我相信这是我们会遇到的所有在我们生活中可怕的时刻会产生的所有障碍(比如痛失所爱,事业或生活上的挫折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区分我们这个版本的理查与其他版本的不同 Q:理查三世通常被描述为极度疯狂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的严重的精神病囚犯。你觉得这样的解读是否具有说服力呢?A:一点也不。如果他只是一个疯子,他的语言不可能有魅力。我会把他形容为一个虚无主义者多过他人所说的精神病患者。当然,疯子的疯狂情绪作为一种外部特征对于演员来说比找到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更容易在舞台上表演出来。是什么驱使理查三世?他有什么矛盾点?Q:当你提出让马恩乌斯?冯?梅恩伯格翻译这部戏的时候,是否想让他写一个相对现代的版本呢?A:不尽然。因为德语单词比英语单词有更多音节,所以我觉得把莎士比亚的英文诗句保留原意与美感的同时翻译成德语,可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你试图保留音节和韵律,你将会牺牲文本的原意。因此我们决定用散文的格式以便更好地深入人物心理,也尽可能接近这些角色的复杂性。 Q:在你以往的作品中尤其是2012年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的《人民公敌》,你在原剧本中加入了新台词。这次的《理查三世》你也这样做了吗?A:没有,我们没有加任何新台词。事实上我们删减了原著中近40%的台词。有些重要的、引人注目的场景是不能被删减的。你不能不让理查说 “用我的王国换一匹战马!”这种著名的台词。如果这句台词让人感到忧虑,是因为这个男人花了一生追求权力和荣耀,却愿意为一匹战马放弃这一切。这是因为在他眼中生命比权力更重要,让角色苟延残喘的活下来比勇敢地死去更有冲击力。这是用了一个哲学的方式提出关于权力的问题,也是对“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的回应。—Interview conducted by Jean-François Perrier / Translation Gaël Schmidt-Cléac中文翻译:贾可涵编辑:观生▼